微信同类产品饱和,来往欲弃跟随求转变。
最近小编听到一款名为“秘密”的APP软件,这款软件正在悄悄走红,业内人士惊呼“匿名社交”原来可以如此疯狂,而用户呢,则喜欢“秘密”上那慢慢的负能量,何弃疗啊童鞋~比如调侃,在秘密上嘲笑阿里旗下产品‘来往’
“来往花了这么多money,用了这么多人,产品却做得不如秘密,情何以堪呢亲们~”这条充满负能量的“秘密”却获得了数千人点赞!
有这么一句话,貌似讲的还挺有层次,“能干掉微信的,一定是和微信不一样的东西”
“扎堆”是“来往”里的新核心功能,这一次,来往没有屏蔽对手微信,而是伸出橄榄枝,让用户可以一键分享到微信好友,朋友圈等等。
曾几何时,我们在想UI设计师的创造能力都被绑架了吗?那时的移动IMLOGO,统一变成了“对话气泡+任一底色+点点”在功能上也大同小异,除了独辟蹊径的“陌陌”与微信不那么相似以外,终于有个护城河可以保护自己!
同类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,基于熟人社交转变到基于兴趣,来往的变化过程是渐进式的。从来往iOS客户端在2012年7月底上线,到2013年下半年,来往一直坚持于做熟人之间的社交平台。
在那一时期的来往,“私密性”非常被看重,比如,扎堆一开始出现的时候,没有推荐的广场,用户只能通过扎堆码或者二维码扫码进行“扎堆”。
直到2014年3月初,扎堆二维码公开,还出现了扎堆名片发送、扎堆置项、扎堆信息流、扎堆搜索等功能。到了3月末的更新当中,扎堆已经升级为一级导航,新增扎堆最新信息,支持扎堆内容分享。
由兴趣开始,引导陌生人成为朋友,建立社交网络。这种方式是来往扎堆的独创吗?好像也不是。扎堆的竞争对手已经出现不少了。
都是兴趣社交,后来才出现的来往扎堆,会超越上面这些的先发优势吗,可能要看马云和阿里集团的强推魄力。